科幻作品预测未来

为什么个体生命被设定得如此短暂?在刘慈欣看来,最可能的答案是进化的需要,只有不断地死亡和新生才能给自然选择以机会。正是个体不断地死亡和新生才使物种整体得以在进化中尽可能长时间地延续。正是个体生命的短暂和物种整体延续时间的漫长,导致了人们对个体和物种的生存状态产生了不同的印象:个体的寿命是短暂的、有终点的;而物种整体则是永生的。“我们暂且把这种印象称为物种错觉”。

近年来几部大型科幻作品不约而同将人类的未来设想得比较黑暗,难道科幻作家对未来没有信心吗,对此长篇科幻小说《天年》的作者,著名科幻作家何夕认为,科幻的核心是关乎科技,“反映到科幻小说中,就是一个显得沉重的未来。套用一句俗套的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也是科幻作品的一个贡献吧。”

很多人都对人类未来充满幻想,那科幻作家眼里的未来可能会怎样,在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大会上,刘慈欣曾就这个问题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推测:内向型未来和外向型未来,前者是指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人类越来越多地生活在虚拟空间中,最终甚至可能永久“移民”至虚拟世界,生活变得软性化、电子化,人类失去向太空探索的勇气。而后者是指导人类越来越频繁地走出地球,飞向太空,在宇宙中继续探索,开拓出新的生活空间。

关于人类的未来,中国科技馆副研究员、中科院科学技术史博士赵洋曾认真地思考过,在他看来,人类未来可能决定于人类对比特世界还是原子世界的选择,对应的就是刘慈欣所说的内向型未来和外向型未来。

“最近几十年来,原子世界比起比特世界的进步是明显落后了。”赵洋表示,原子世界是指物质世界,而比特世界是指虚拟世界或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世界。相比一日千里的比特世界,原子世界的发展进程明显放缓:1969年完成首飞的波音747飞机,现在仍是人们跨越大洋的主力机型;虽然汽车能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但汽车改进的步伐远远比不上100多年前电力革命和内燃机时期。

而在比特世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领域的巨大成就使人们忽视了能源、交通、太空、材料、农业和医药等各个行业的相对停滞。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可以穿行在一个世纪前修建的地铁隧道中,用智能手机向全球发送宠物照片,或者编写软件来模拟外星生活的风光,但身边的城市环境与上世纪60年代几乎别无二致。

如果人类的未来选择了比特世界会怎么样呢,赵洋预测,也许到那时人脑工程、智能计算机技术都已取得巨大进步,人的意识上传、记忆移植不再是梦想,实现了全面电子化的人类优点很明显,只需要一些机房和发电站就解决了社会发展和地球资源、能源的矛盾。发电站甚至都采用太阳能,不再消耗化石能源,也不产生温室气体。但反过来,全面电子化的弊端也很突出,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了,万一遇到冰川期或小天体撞击之类的灾难,人类文明就有可能被连锅端。而智能机器的反叛是更需防范的危险,届时智能机器人将维护、修理那些运行着所有人意识的电脑、机房、发电站等硬件,如果它们产生自由意志,不再甘心为奴,那么人类的未来有可能像《黑客帝国》中描写的一样,残存的人类只配做智能电脑的生物电池。

虚拟化生存除了技术上的困难,还需要克服心理上的巨大不适。赵洋用了一个比喻,就像通宵玩电脑游戏的人突然从虚拟世界切换到现实世界,生理、心理上的落差非语言能形容。人类作为东非草原上进化出的动物,本质上更喜欢开阔的、有充足光照的自然环境,虚拟世界再逼真,也只是仿真的,难以和使用者全身心互动,人需要感受身体在空间中真实地移动,能感受风、温度、湿度、气味和重力,没有了这些感觉,或者这些感觉模拟得不够逼真,将会造成“感官剥夺”,这其实是一种酷刑。

身体进入轨道,还是思想飞到天边,这难道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吗?也许未来还存在一个内向与外向、比特与原子合二为一的世界。

有没有折中方案呢?人类被电子化后,还能不能称之为人;人类移民太空后,还是不是地球人,赵洋认为,将来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融合后会变成怎样,这个谁也说不好,不过在太空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二者合二为一已经有了可能:假如未来可以意识能够上传,那么可以把每个人的意识通过量子通信技术发到太空各处的接收机里,每个人的意识都能成为一个“宇航员”,用各种传感器感受宇宙的奥秘。再进一步设想,未来人类已登陆火星,在月球的南极和北极建有长期有人留守的基地,绕地轨道上有太空太阳能发电站,而人类第一个恒星际人工智能探测器已经起程,正在飞往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其中应用了电火箭和光帆技术,使得它能够在几十年内,也就是在发射它的地球科学家的有生之年抵达,传回科学考察内容。由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会有一位科学家自愿把自己的思维上传到探测器,跨越4.2光年抵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各种传感器相当于这位科学家的皮肤,各种天线是他的耳朵,各种摄像头就是他的眼睛,人工智能就是他的外脑。

许多科幻电影对我们描述了未来人类可能面临的场景,有的惊悚有的温情,但无一例外都有“高科技”和“太空”这两大元素,如智能生命、外星移民、航天物种等。“因此,未来人类的征途将是星辰大海,只有获得了进入宇宙资格的人,才有能力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引领者。”(记者 蔡文清)

相对于科幻小说,更多人熟悉的是科幻电影,有人统计了位列科幻电影排行榜前几名的科幻电影,它们均为有口皆碑的经典影片,透过这些电影,人类将预测自己的未来。

瑞安·斯通博士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医药工程师。在第一次航天飞行任务中,她与经验丰富的宇航员麦特·科沃斯基一同被任命。在看似常规的任务中,灾难发生了。航天飞机被摧毁,只留斯通与科沃斯基两人孤零零地处在外太空——绳索只能拴住对方并且两人同时失重掉进了无尽的黑暗。无声的寂静告诉他们,他们已经与地球失去了任何联系和任何获救的机会。唯一能回到地球的方法可能只是向着更远的令人恐惧的广阔的太空前进。

在不远的未来,科学家们在太阳系中的土星附近发现了一个虫洞,通过它可以到更遥远外太空寻找延续生命希望的机会。一个探险小组通过这个虫洞穿越到太阳系之外,他们的目标是找到一颗适合人类移民的星球。然而,通过虫洞的时候,他们发现飞船上的一个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时间,即使探险小组的任务能够完成,他们的救赎对于地球上现在活着的人来说已经是太晚。飞行员库珀必须在与自己的儿女重逢以及拯救人类的未来之间做出抉择。

人类实现了首次在火星上登陆,美国宇航员马克·沃特尼与其他五位宇航员遭遇巨型风暴,外太空之旅只能提前结束,他因为被误认为无法生还而被留在火星,成了太空鲁宾孙。清醒后的沃特尼发现自己远离地球家园,食物只够一个月的供应。幸好他天性幽默乐观,而且是个植物学专家,决定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等到下次火星任务的到来,虽然这一等就要四年。而在地球上,公众哀悼马克的悲剧死亡后,一位眼尖的NASA技术员在监看时注意到火星表面的运动迹象,怀疑可能是马克还活着。双方重新取得联系后,火星救援任务由此启动……

在尼比鲁星球探查期间,企业号舰长柯克为营救史波克采取了胆大妄为的举动,几乎危及全舰队员的生命,他也为此付出代价。不久,柯克官复原职,而伦敦发生一起死亡超过四十人的事件。该事件的始作俑者约翰·哈里森正来自联盟内部。此后他驾驶飞机袭击了高层会议,柯克最为敬重的派克将军不幸遇难。为了阻止哈里森的外逃阴谋,柯克重新率领企业号启程追击。危机重重的旅途,他和舰员、朋友之间的信任也受到巨大考验……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